8月1日,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出的《关于印发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疫有关方案的通知》指出,洪涝灾害发生后,应重点关注霍乱、痢疾、伤寒副伤寒、其他感染性腹泻、病毒性肝炎(甲肝、戊肝)、流行性出血热、钩端螺旋体病(钩体病)、乙型脑炎(乙脑)、血吸虫病、流感、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(红眼病)等传染病的防控。
洪灾后需警惕哪些传染病
洪涝灾害过后防疫是关键。医疗专家提醒,洪涝灾害后易发生肠道、皮肤等五类传染病,尤其是洪水泡过的食物不能食用。需严防肠道传染病、人畜共患疾病、自然疫源性疾病、蚊媒传染病、皮肤病五类疾病。
洪灾后如何预防传染病
1、肠道传染病:注意饮水和饮食卫生
生活用水最好用漂白粉或漂精片消毒灭菌,并且煮沸后饮用。被水浸泡过的食物,已死亡的畜禽、水产品,被水淹过的腐烂果蔬等不能继续食用。碗筷应煮沸或用消毒碗柜消毒,刀、砧板、抹布也应严格消毒,食物要烧熟煮透。
2、自然疫源性疾病:避免接触疫水和动物
不要在疫水里游泳、嬉水、洗衣物等。管理好猪、狗等动物,猪要圈养,猪粪等要发酵后再施用。下水作业时要尽量穿长筒胶鞋等,不要在草堆上坐卧、休息。临时居所要新建在地势较高、干燥向阳的地带,在周围挖防鼠沟,加强灭鼠。有条件的可接种疫苗,或服用预防药物。
3、蚊媒传染病:灭蚊防蚊
经常喷洒灭蚊药,控制和管理传染源。清扫卫生死角,清除积水,疏通下水道,喷洒消毒杀虫药水。做好个人防护,避免蚊虫叮咬,比如夜间睡眠挂蚊帐,暴露的皮肤应涂抹防蚊油,或使用驱蚊药。根据医生的建议,及时进行接种乙脑疫苗。
4、皮肤黏膜炎症:避免接触
红眼病又叫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具有发病快、传染性强等特点,通过水或直接接触传染。注意手的清洁,不用脏手揉眼睛,毛巾不要与别人混用。皮肤病则要尽量减少在水中浸泡时间,防止蚊虫叮咬及各种皮肤感染。
染上传染病该怎么办?
有专家表示,一旦发生传染病,也不要惊慌,一定要做好早诊断、早隔离、早治疗。把灾后传染病防控做到位。
原标题:洪涝灾害卫生防疫方案印发洪灾后如何预防传染病